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古城记忆之五

2020-08-07 15:07  阅读:1103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南门街仔上来。在这条街的中段有个地名叫南门岭,就如“三山九岭十八巷”一样,实际上非山非岭,原来这里就一个小坡。左边有个大祠堂,十分宏大宽敞,叫“辛昌房祠”,后改为棕绳厂。我和同学常常到那里玩,看到工人在那里面摇着轱辘放绳,从上厅到下厅有三、四十米 。这里还有做蓑衣的,蓑衣里面需要像筷子那么粗的小竹鞭做颈圈,又韧又有弹性,我经常和同学到多江的竹林里去找小竹鞭,然后卖给棕绳厂。再过去有一栋气势雄伟的“翰林府第”,是曾任清道光朝礼部、工部、吏部左、右侍郎的辛从益建造的,因其祖父到本人三代均是翰林出身,故取名为“翰林府第”,占地三亩多,为三进三厅一寝堂结构,府前大院有旗杆石。门朝龙河,河边有埠岸,就叫“辛家埠岸“,河对面就是原来的老万载饭店。埠岸边很阴凉,水比较深,我站着都沾不到底,对门河畻边有几棵大锯树,树冠几乎遮住了整个河面,我常常到这里来洗冷水澡,或者到水浅的地方翻起石鼓来捉虾子捉锯锯鳅。

从翰林府第走过去便是辛家祖屋,明末清初建的,是县城南门辛家现存年代最久的祖屋。里面很大,很多房间。据说大大小小有42间,大小天心都有10只,小时候我去这里玩过,看到上厅墙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面有“学吃亏”三个箩盘大的字。我当时想,人家都怕吃亏,这家人怎么还学吃亏呢?我想了三日三夜都想不通。

辛家祖屋旁有栋辛家屋民居,对面是下门楼也就是辛鼎公享堂,头门上方有“陇西第”三个大字的石牌匾,因鼎公一族的发祥之地是在陇西,嵌此石匾目的是提醒后人不忘祖宗发脉。

辛家祖屋过去一点有和平饭店,对面有闻礼公祠。再过去有染店,那高大笨重的碾子靠在墙边,似乎在回味过去那五颜六色的年月。

清及民国以来,辛氏一族在万载繁衍很快,人口众多,甚至有“辛半县”之说。辛氏的祠堂多数也集中建在南门街仔上,在南门岭至南门桥头之间就还有辛卫公享堂、辛勿公祠、辛淇园公祠等等。

在靠近南门桥头的地方,有茶店还有几间作豆腐的店,这里的豆腐很出名,源于不但作豆腐的师傅手艺好,而且这里的水好。在豆腐店旁边有一条长长的窄窄的斜巷子通到河边,沿河往下游走不到一百米就有一口水井,那水真个是叮牯叮清,作出来的豆腐又嫩又好煎,压得又干,故有“南门的豆腐西门的酒”的美誉。每当上街头豆腐店里没豆腐了我就会跑到这里来买。

我家出门往左手就是西门街通到江西工具厂然后到西门壕里,到西门街头里横路边为止,大约有近三里路长。

考棚巷在彭希载公祠处转个弯就通到了西门街仔上,与这个巷口正对的是一条窄窄的小巷,弯弯的又通往当时二小后面的火烧屋前,然后有条小路蜿蜒通到衙背山上,我家后来烧起了煤炭,我就常常要担着撮箕到山上去挖黄泥拌炭。拌炭的黄泥其实挺有讲究,那种含有砂石的不好,要那种比较纯的红红的鸡婆黄泥,拌出来的炭才有韧劲,又好烧。

在我家至江工厂的中间,有一口鲍家井,上至老二小附近下至横街仔头里及至左右五十米以内的居民,都是在这口井担水吃。经年累月,麻石井圈都磨成了起伏的波浪形。每到傍晚,担水的人特别多。我家就一口水瓮,每天早晚挑三担水就够用了。七十年代后,街里专门派人往井里放消毒水,味道怪怪的。

江工厂大约位于西门街的中段,占地十分广阔,宿舍区都在厂外,当时他们厂部办公的地方都是一层的平房,不像现在动则高楼大厦,大讲排场。他们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在大门口一侧专门装了一处自来水,免费供给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县城第一条水泥街道务前街和上街头也是他们在1967年修的,当时我听说水泥越遇水越硬,一百年都不得烂,觉得很新奇。那时候江工厂的福利很好,有免费的澡堂而且还是淋浴的,夏天还有冰水冰棒发。我们附近的居民常常会得到熟人和朋友给的票,凭票去厂里澡洗,或者提着大水壶、茶瓶去装冰水。一家子人喝得十分高兴,能喝到江工厂的冰水感觉很了不起,好像自己就是江工厂的人一样。实际上,当时江工厂的人确实很呷香,万载好多漂亮的妹纸都嫁到江工厂去了,万载伢仔虽然心里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

初中毕业后,我有好几个男女同学就到江工厂参加了工作。站在他们面前,我立马觉得矮了一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在江工厂与西门头里横路的中段,左边有一个石门楼,门首镶嵌着一块麻石牌匾,上面刻有“四区公所”四个大字,右边起首是“民国八年夏月”,左边落款是“心禅居士”。

不难看出,这座建筑建于民国1919年,距今100年了。建筑主体为二进二层架构,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占地1300多平方米。“四区公所”四字由举人出身的当地贤士辛祥云先生题写。辛祥云号心禅居士,又号灰木散人,是赤兴乡花桥人。民国八年,赤兴隶属第四区管辖(还管辖今双桥、白水、岭东、仙源等地),所以,这块牌匾由他来题写是最合适不过了。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区公所设县主要方便与政府上传下达,辅助官厅办事,化解矛盾,平息纠纷,谋求社会公益。服务战时的后勤保障,兵员输送和地方的保境安民。

古城修复时,根据布局要求,“四区公所”整体迁移到了上街头梨花春巷子里面,这座“古董”总算保留了下来。

我家大门面对上街头,吃饭的时候,我娘就在门口大声叫我们回家,那尖尖的嗓音满街都听得到。家里也没什么好吃的,经常的座家菜是蕻菜、捞菜、长梨、豆角、白菜、海带等等,一色的蔬菜。海带便宜,一次就买几斤,放到脚盆里发,发胀了就用鞋刷去刷得干哩八净,然后一竹篙一竹篙晾出去晒。有时候阳家祠堂开大会,我还会到郭家桥头埠岸边去捡他们丢弃的鱼鳃、鱼杂回家,加上大蒜辣椒酱油一炒,也有鱼的味道,这饭也吃得特别香。七十年代,父亲工资就有五、六十元,他是木工队长,手艺拔尖,在公司里还是属于高工资的。但是要养我们10个儿女,不节俭不行。每个月发了工资就呷一次肉,等到父母上桌,肉碗都空了,弟妹们还在争着舔肉碗呢!

衣服是老大穿了给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穿,实在穿不了了,还要拆下来做尿片或打浆布做鞋底。

那时候的阳家祠堂其实等于现在的县招待所,县里所有的大会以及送兵接兵等都在那里,楼上可以供参会人员或送兵的家属住宿。那时候政府也没有那么多被子,每逢开全县三级干部会,政府的人就会到附近居民家里租赁棉被,一晚2角钱,我家就经常被光顾,把被子洗得干干净净还用米汤浆一下,让干部们睡得舒舒服服,瞌梦觉里都闻到一股清香。

阳家祠其实全称叫欧阳万公祠,阳与欧阳是两个不同的姓氏。欧阳万(830―908)字万畿,系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之十二世孙,曾任安福令,是为江南庐陵始祖。欧阳万与其两位哥哥先后进士及第,并先后任江西安福县令,堪称“兄弟连登甲,一门三县令”。其后裔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至元朝初年陆续迁万。欧阳万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历经14年于民国九年(1920)告竣,耗资近四万银元。该祠由其族人马步四都清代末届选拔家先生倡议,购置田下郭氏族人基址,由白水族人锜科先生设计、掌墨和施工监理。原祠五开五进,有走马楼(可住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高大雄伟,气势恢宏,是万载县城最为壮观大气的祠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直是万载县大型会议住宿、膳食的主要场所。

来源:万载文旅

编辑:李嘉

7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