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归来探亲的辛沪光
1989 年11月,马道里辛家盼来了辛沪光第一次回乡探亲,56岁的她,在老屋静静沉思了许久。探亲期间,应宜春地区音舞协会、万载县文联、万载县文化局邀请,这位著名女作曲家非常愉快地答应为家乡的音乐工作者讲学。
11月16日至17 日,“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回乡讲学会”在万载县城举行。
讲学期间,中共宜春地委宣传部、地区文联和中共万载县委领导会见了辛沪光。参加听课的有宜春地区各县、市音乐创作主要骨干、文化系统音乐干部及学校音乐教师等等。讲学中,她就当时音乐动态的思考、如何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小乐队的配器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
同时,结合她的《嘎达梅林》、《草原音诗》、《蒙古源流》等大型音乐作品谈了创作体会和经验,并认真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她道出了真情实感。
辛沪光此次探亲仅有三天时间,却花了一天半时间为家乡的音乐工作者讲学并欣然命笔,为《宜春音乐》报题词:“衷心祝愿家乡音乐更加繁荣兴旺”。后来,她还为家乡作者韩小平创作的歌词《思念的弦》谱曲,并发表于《天津歌声》和《上海歌声》。
她对家乡音乐事业的热情支持和殷切希望令人难以忘怀。辛沪光与老伴包玉山结婚后,育有三个儿子,其中三儿子三宝继承了他们的音乐事业,成为著名的音乐人。
2011年 10月17日,一位出自马道里辛家的万载籍才女、著名作曲家辛沪光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美国纽约不幸逝世。
11月19 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生命的交响,辛沪光音乐人生追思纪念会”在北京市内蒙古大厦隆重举行,会上放映了中央电视台釆访辛沪光的音乐人生短片。
中国音协、内蒙古音协、北京市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导、音乐界名人及辛沪光生前好友共 100 多人出席追思纪念会,共同缅怀这位著名女作曲家。
她,虽然离去,但她的作品,她的精神,依旧闪光。
辛沪光成就乐坛经典
1982年,辛沪光调往北京,一种使命感更为强烈。
她说:“国家培养我们这些人不容易,我应该再好好写一些作品。一个人不能总窝在一个地方,要跳出来更广地学习和创作。”于是,她不放过每一个“充电”的机会,又经常去中央音乐学院听中外专家讲课,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的营养,不断进行创作。
在她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嘎达梅林》交响诗既是她的成名之作,又是共和国的经典之作。
1957 年中央乐团首演后,1959 年、1962 年、1979年三次改版,并出版了唱片、盒带及 CD 光盘,该作品曾出演东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历演不衰,深受欢迎,在国内外影响很大,被东欧许多国家誉为可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媲美的“二珍”,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交响乐作品。
辛沪光的大型管弦乐《草原组曲》,由中央乐团演出,1982 年在第一届华北音乐节公演,反映非常强烈,1983年中央电视台推介播出。
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1983年9月参加第二届华北音乐节演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播放,好评如潮。
舞剧音乐《蒙古源流》、《生命欢歌》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年庆典演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北京演出。
电影音乐《祖国啊!母亲》、《五张照片》、电视剧音乐《生命的故事》、电视风光片《沙漠散记》等在全国放映、播放,反响很好。此外还有清唱戏《草原英雄小姐妹》、大型声乐《风从北京来》、《草原赞歌》及《剪羊毛》、《打草场上》、《敬酒歌》等近千首声乐、器乐作品出版或在全国播放演出,流传甚广。
辛沪光曾代表中国作曲家出访朝鲜、蒙古和前苏联等国, 她的作品曾参加1982 年在罗马举行的国际女作曲家作品展, 她还多次被列为著名人物、优秀作品介绍对象,载入《中国当代作曲家略传》等。
2004年,《辛沪光作品专辑》出版CD唱片,被列入当代中国作曲家经典作品专辑。
2007年6月,“辛沪光作品音乐会”在北京举行,交响诗《嘎达梅林》再次奏响,舞台上的指挥竟是她的第三个儿子、著名音乐人三宝,母子俩首次同台合作,传为佳话。
2009年,辛沪光荣获“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这是自治区党委 、政府表彰60年来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文艺家而授予的最高荣誉。
投身草原怀抱的辛沪光
1956年,辛沪光毕业后的工作志向,毅然选择了内蒙古。
对于这一决定,后来她回忆着说道:“当时的她老家在江西,出生在上海,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很多人还认为她当初选择到内蒙古大草原是受了老伴包玉山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是这种情况;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喜欢那里的音乐,一心就想投身到草原上去。作曲的她生活底蕴厚实,作品才会有深度。既然爱上了蒙古族音乐,那么就要到那个地方去工作和生活。”
在那个人才紧缺的年代,北京、上海等不少大城市的好多单位都点名要她,她却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 ,将第一、第二、第三志愿栏 ,连填了三个“内蒙古”。
辛沪光怀揣着音乐梦想投入了草原怀抱后,她深入牧区,扎根民族音乐的土壤,吸吮民族音乐的营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
第一次赴牧区采风,她带着单薄的铺盖就准备向草原进发,还是她老伴包玉山了解草原深处的严寒,特地为她准备好皮大衣、皮帽子等等。她们当时是骑着骆驼赶赴草原深处的,“全副武装”走了三天三夜。
在草原,她真正领略了上中学时地理老师所描述的“冻掉鼻子、冻掉耳朵”的内蒙古的冬天。她经受了饮食不惯、洗澡困难、身上生虱 、黑夜迷路等各种考验,要求自己“从一个普通牧民开始做起,体验牧区生活。”她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到傍晚,她常自己买酒去牧民家,牧民饮酒后歌兴大发,她赶紧笔录。就这样,不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内蒙民间音乐素材,还对蒙古族人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由于长期在牧区生活,熟悉了蒙古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所以她的作品大多富有内蒙音乐的民族特色,具有草原的气息和牧民的性格。她将原生态的蒙古族音乐与交响乐这一西方音乐形式完美融合,对音乐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被媒体誉为:“交响天使”、“南方飞来的鸿雁”、“蒙古族交响乐奠基人”等。
她在内蒙辛勤耕耘的26年里,除了搞音乐创作外,多数时间都在做音乐普及工作。
从歌舞团调入到艺术学院任教后,培养出阿拉腾奥勒(《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等歌的作者)等蒙古族杰出音乐家。
因此,她又被人誉为“著名教育家”。投身草原,她将自已羸弱的身躯融入一个古老民族浩瀚的怀抱,她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草原,她的付出,收获的是层出不穷的音乐作品和桃李芬芳的育才成果。
辛沪光音乐之旅的开始
辛沪光(1933-2011),万载县康乐街道阳乐村马道里(原为鹅峰乡联星村)辛家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个有成就的江西籍著名女作曲家,也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作曲家之一。
1933年10月16 日 ,辛沪光出生于上海,上海简称为“沪” ,故取名“沪光”。童年,她和弟弟辛绍平回到江西后在南昌一所教会小学寄读,受“唱诗班”琴声、歌声的影响,使她自幼便对音乐很感兴趣。
考入南昌一中后,凭其优势,当上了学校合唱队指挥,那曲谱上的四个声部,她张嘴就能到位,且音准极好。当时,在学校音乐教员、作曲家钟立民的引导下,她试着谱写歌曲。
其处女作《新中国儿童喜洋洋》在省音乐刊物上发表。接着在南昌市音协组织的“抗美援朝作曲比赛”中,她创作的《祖国的江山铁打成》等两首歌曲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她还参加了省音协组织的合唱团,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社会音乐活动,锻炼自己。为报考音乐学院,她加紧学习钢琴、和声、视唱练耳等课程。“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51年,辛沪光只身前往天津,顺利地考上了新中国于 1950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成为该院作曲系的一名新生。
从此,她开始系统、全面地学习作曲技法和相关知识,在江定仙、陈培勋、黄飞立、苏夏等众多著名作曲家的精心培养下,专业水平迅猛提高。
跨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大门后,辛沪光结识了两位来自内蒙的男同学,一位是作曲系的美丽其格,另一位是管弦乐系的包玉山。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辛沪光获得不少关于蒙古族音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
当时,学习作曲非常注重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积累,辛沪光虽博览大量民族音乐,但对蒙古族音乐却情有独钟。
1954年,内蒙古歌舞团到天津演出,辛沪光观看后着迷了,于是每场演出都有她的身影。从那以后,她更加关注蒙古族,开始跟美丽其格和包玉山学蒙语。
有一次,她在收集资料中,获悉包玉山老家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流传着《嘎达梅林》的故事后,脑海灵感突现,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一故事非常适合写成交响乐。
1956 年,即将毕业的辛沪光,挑战自我,用实力创造了奇迹,创作出气势磅礴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作为她的毕业音乐作品,该作品因其巧妙的构思、成熟的作曲技法、中西方音乐结合等因素,达到当时“作曲系学生前所未有的水平”,震动了整个乐坛。
鉴于当时的地方乐队还不具备演奏交响诗的条件,辛沪光把总谱寄到了中央乐团。
1957 年5月,中央乐团便邀请她到北京,开始排练交响诗《嘎达梅林》。作品正式上演后,产生了强烈的轰动效应,每当演出结束,她到台前谢幕时,人们很惊讶,一部恢宏、深沉、辽阔的交响作品,竟然出自一位女孩之手。
从此,她的名字竟与《嘎达梅林》如影随形,蜚声中外。
参考:龙西《作曲家辛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