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赤兴乡浙桥村杨家祠。
杨家祠离浙桥村村部1.5公里,坐北朝南,背依青山,砖木结构,青瓦覆盖歇山顶,两边的山墙均用青砖砌高达10米的“三”字型风火墙。上中下三进,青砖砌成的拱形大门框。室内下进与进之间有一约20平方米的天井,总面积约250平方米,中心会场125平方米。现在祠堂旁边环绕着绿化带和健身器材,前面还有一个池塘,杨姓村民依偎着这块红色宝地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现在,几乎每位长者都能讲述当年红色故事,但流传最广的还是40年党龄的老党员揭海泉讲述的红色故事——“顺伢子送信”。
那是1930年7月12日,万载县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赤兴乡浙桥村岭下杨家祠召开。大会开幕后,盘踞在县城的靖卫团得到消息,准备第二天偷袭会场。匪团长朱宝元今日派出密探到浙桥一带把守关口,禁绝人们往来。
12岁的儿童团员袁才顺(顺伢子)站在高高的大山壁上,俯视着山上的这些密探心急如火。天亮的时候,爸爸就把写好的密信交给顺伢子,要他火速把信送到岭下杨家祠会场,报告敌人封锁浙桥偷袭会场的消息,以便让代表们及时转移。可眼下,通往岭下的路口封锁严密,这一代都是荒山秃岭,有什么办法能避开白匪密探的监视,到杨家祠堂去送信呢?
“哞、哞”两声牛叫,顺伢子顷刻眼睛发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顺伢子把信卷起来藏到了猪草钩的木柄内,然后咬了咬牙,突然操起一根硬邦邦的竹梢,朝牛屁股上扎扎实实的猛抽几下。四腿粗壮的牛挨了打,鼻孔里喷出两股热气,似受惊的猛虎窜下山壁,发狂的朝浙桥路口的密探冲去。
顺伢子紧握猪草钩,紧随牛后,故意高声呼喊:“拦住它”
把守路口的密探来不及提防,被这从天而降的牛魔王撞的东倒西歪。一个密探抓住了追牛的顺伢子怒吼道:“这牛是你的?”
“嗯,断了牛绳哩!”
“牛绳怎么会断?”
“我在打猪草,这牛绳就断了”
“你个小兔崽子,快,快去把牛拴住!”
这时,一密探举枪欲朝牛射击,另一密探急忙制止,“不许开枪!枪声会惊动开会的共匪。”
牛显然被密探的枪托和石头打痛了,它越发狂奔乱踩,被牛踩痛撞伤的密探发出杀猪似的嚎叫。
乘密探嚎叫的瞬间,顺伢子就地一滚,瘦小的身子淹没在旁边荆棘丛生的水沟里。
等绕过密探的视线时,顺伢子从水沟里转出来,他的脸和手都被荆棘划破,脚被水沟里的石头割破,顾不得流血双手手脚,顺伢子朝着熟悉的小路猫着腰跑了起来。
忍着疼痛不知跑了多久,终于到了杨家祠,近日杨家祠布置的格外庄重严肃。祠堂门首挂着“奋斗牺牲”的红布横匾,正厅两边是“要吃饭,要穿衣,起来革命!”“谋幸福,谋解放,世界大同!”的标语。到会的代表两百余人,正在倾听县委领导的报告。古老的祠堂内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和热烈的议论声。
顺伢子步履踉跄的走进会场,“敌人要、要冲会场”,刹那间,会场鸦雀无声。顺伢子把猪草钩柄内的密信拔出来便昏倒了。
日上三竿时,朱宝元率领“靖卫团”冲进了岭下杨家祠,他们胡乱开了几百枪,一无所获的扑了空。
儿童团员袁才顺巧送密信,保卫大会的事迹在苏区传为佳话,还特意写诗歌颂:
袁才顺,小英雄,
巧送密信真英勇;
大家都来学习他,
工农革命早成功。
红色故事“顺伢子送信”由黄英豪(原湘鄂赣革命纪念馆馆长 ,已退休)整理收录于《红色万载》一书;录音/赤兴乡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