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烟花不变,傩舞不变,古城不变;1800年,城乡巨变,经济巨变,万载巨变。抚今追昔,沧海桑田,精彩蝶变,风华正茂。千年万载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值今年建县1800年之际,万载发布推出“古今万载”栏目,看云卷云舒,听潮起潮落,古今万载事,今朝更好看。勤劳朴实的万载人民正按照“融入宜春、聚力园区、双城联动、特色彰显、宜业宜居”工作思路,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再出发。
一
辛从益,万载人,1759年—1827年,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督江苏学政,性廉静坦白。著有《奏疏》《诗文集》《公孙龙子注》等。
辛从益一生与科举考试有不解之缘。12岁参加县里的幼童科考,县试府试乡试接踵,25岁中举,32岁成进士。
进入翰林为官后,他所在的官衙也大多与科举紧密相联,其间除了做了几年短暂的监察御史和光禄寺卿,其他如授职文渊阁直阁事、武英殿编修,到福建作乡试副主考,进入礼部为主管文化教育的官员,两次简任提督学政等等,都与科举考士、选拔学子有关。即使他奉亲归养在万载的十余年间,也长期设帐开馆,授徒教学,为科举考试输送人才。
辛从益的一生,前半生是自己参加科考,目的是出人头地跻身仕途;后半生是科考别人,为国家选拔人才。
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条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路子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学子。作为万载显赫的辛氏大族,自唐宋之后,就有不少人取得了进士、举人等功名。辛从益的祖上三代,都是取得了功名的读书人,曾祖金澄公是邑廪生,祖父汝献公是拔贡,父亲树人公是附贡。他的两个哥哥,大哥辛又曾是邑附生,二哥辛炳晟中了进士。辛从益出生在这样的诗书世家,他想不用功读书都不行。
辛从益就是顺着这条路,最后做到了吏、礼、工三部侍郎,官至正二品。
三
辛从益一生基本上是生活在清朝最稳定、最富足的“太平盛世”,加上他为官谨慎小心,为人低调随和,处事公正合理,因此他的一生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也没有腥风血雨的遭遇,因而也没有特别曲折传奇之处。他一生中的闪光之点,就是“忠君、亲民、尽职、清廉”。
辛从益的“忠君”,除了他的家庭影响和传统儒家教育之外,与他自己的平稳仕途也有很大关系。乾隆和嘉庆对他有知遇之恩,是这两位皇帝使他仕途平安,节节高升。道光皇帝更是亲口对他说:“尔人甚朴实,无希冀,亦无揣摩。嗣后有所见闻,皆如前直奏,朕从无忌讳也。”既肯定了他的人品,又对他表示充分信任,这些都使他对皇上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辛从益的忠君思想可以从他的奏疏、谢恩折、试律诗赋和各种文章中体现出来。
辛从益是从底层擢升的官员,有着浓厚的亲民意识。他一生不忘桑梓,奉亲归养十多年间,他脱下官服,俨然以一介儒生开馆收徒教学生。至于左邻右舍有事相求,他无不尽力相帮。他的《寄思斋藏稿》中很多的寿序、谱序、祭文、传记等,都是为家乡亲朋好友所写的,他为家乡、为普通民众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当他发现“平寇”官兵俘掠幼童并将之沦为婢仆时,他上疏要求将这些幼童放归,无家可归者由政府予以收养,并对任意掠童的官兵以惩处;当他发现长芦盐田的官员在制铸法码上加增斤两以坑害盐工时,他立即上疏,要求尽快改正,以保证盐工利益不受损失。辛从益的这种亲民思想,并没有随着他的官职高升而递减,相反,他是越居高位亲民思想越加浓厚。
辛从益对皇差恪尽职守,尽心尽职,无论在何种岗位上,他都能努力当好皇差,做出成果。特别是他两次简任学政,呕心沥血,对学子,他以一个父辈的严慈之心,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倾注了他对学子考生的一片深情,无限期望。对同僚,他以长者的身份严格要求,不越轨,不徇私,不要求地方额外的照顾,更不许贪赃枉法。江苏巡抚陶澍与他是挚友,但陶在漕运问题上向皇上奏称指责学子包漕闹漕,抗缴税米。辛从益从事实出发,认真调查,对确有包漕行为的极少数不法学子予以惩处,还绝大多数学子以清白,维护学子利益。
辛从益的清廉,朝野上下尽知。作为京城中的文职官员,除俸禄外,养廉银很少,他又是一个正直人,从不收受贿赂,几乎没有灰色收入,有时日常生活还得凭借家乡带来的银子补贴。他无论是在福建作副主考官,还是两任简放省级学政,给手下人所立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得收受士民贿赂,不得额外增加地方官员负担。他逝世后所留资产,按他遗嘱所书,还不上一千金。一个二品京官这样的清廉,恐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正是因为辛从益的亲民、廉政、恪尽职守,使他在万载有口皆碑,被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