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轩
初夏时节,走进江西宜春万载县乡村,稻田水暖、村庄宁静、远山起伏,好一幅秀美田园画卷。近年来,该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生态优先 筑牢绿色屏障
微风轻拂,乘一叶木舟,畅游于三十把水库,一汪清水随风荡漾。自2016年开展水域治理以来,该水库已焕然一新,日供饮用水稳定在7万吨以上,成为居民的“放心水”。
万载三十把水库
万载县以实现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为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持续推进水、气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达到优良,主要河流断面及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成功申报2家省级节水型企业、9家市级节水型企业;2023年以来投入近1000万元完善大气防污基础设施,聘请第三方参与大气污染颗粒物源解析、臭氧污染源解析等。扎实推进河湖森林保护,深化“河长制”“林长制”改革,组建有223人的专职护林员队伍,建立“林长制”信息监控平台;按照“因村设岗、因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属地管理”的原则,选聘180名脱贫户担任护河员。持续开展各类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大执法覆盖面和频次,完善检察院、法院衔接信息共享、联合查办机制,加强各类处罚手段的综合运用。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专班,制定督查、奖惩机制,打好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绿色引领 激活发展动能
该县持续发展“生态+产业”模式,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茭湖、高村、仙源和赤兴4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县16个乡镇全部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马步乡寨下村等6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万载恒晖大农业(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有机富硒产业,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全县有46个农产品、160多个加工产品获得有机认证,绿色有机种植面积达41.2万亩,先后荣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有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中国绿色名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称号。深入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全县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1.5万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6家,食品加工企业3家。加快绿色工业发展,近两年新签约新能源新材料企业14家,投资金额179.18亿元,县工业园区荣获“省级生态工业园试点园区”称号。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55个“微工厂+光伏”建设等项目纳入市级光伏规划库;不断加强38座村级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品牌创建 发展生态旅游
夏初,走进白水乡永新村百合种植基地,处处繁花似锦,仿佛进入花的海洋。白水乡在发展传统百合种植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百合旅游产业,“百合故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江西万载白水乡百合花开
该县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秀美乡村”建设,打造了康乐栀子花、三兴恒晖艺术农业、白水百合花、株潭傩舞等特色旅游,初步形成了“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同时,该县依托“红、绿、古、彩”四色旅游和“开口傩、得胜鼓、花炮制作技艺、夏布制作技艺”四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势,以旅游为牵引,在乡村游中辐射农村有机农产品增值及旅游服务业提升,力促农村优良生态进一步“变现”,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2023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2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6亿元。